北京九盛融汇投资管理公司欢迎您! 010-64246588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九盛动态 > 九盛分享
九盛分享

郭树清履新释放三大信号,金融市场将迎来巨变

发布者:中港股市龙虎榜 编辑:九盛融汇 日期:2017-02-24

  一、

  一行三会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昨日金融圈最大的消息就是山东省省长、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将走马上任银监会主席。

  巧合的是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时,接替的就是尚福林;现在任银监会主席,接替的还是尚福林。

  郭树清在证监会任上有“郭旋风”之称,包括7天一新政,暂停IPO等等,是难得的专家与实干家。

  与同为知名金融官员的黄奇帆不同,郭树清的比较低调,少出名言警句,其被媒体报道的最近的一次关于金融的专题讲话是在2016年6月4日,其中透露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号。

  谈银行理财

  郭树清认为“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也最节俭的人民”,支持把“人民群众的储蓄更好的地转好为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群众收入。

  但同时,郭树清提醒人们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搞组合投资,不要搞赌博性、押宝式的投资,并特别要警示大家千万不能靠借债来投资。同时也不建议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

  谈地产投资

  在谈到房地产问题时,郭树清表示,“有恒产者有恒心,政府鼓励大家拥有自己的住房,同时提倡租购并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在今年2月6日,郭树清在做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银行和社会资金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谈风险管控

  郭树清表示,财富管理还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庞氏骗局之类的金融诈骗不断变换花样,屡禁不止。一些投资者被所谓新型金融组织的高收益所吸引,而这类组织也出现了类似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现象,维护金融稳定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今年2月6日,郭树清在做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继续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严格管控政府性债务,同时也要对居民户债务过快增长的势头保持足够关注。)

  二、

  今年央行多次提出防控金融风险;在这个指挥棒下,保监会主席昨日再次重申“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险资一定要坚持稳健审慎的投资理念”;证监会更不用说,整个2016年一直将强监管、放风险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比于保监会和证监会,银监会力度稍显不足,“郭旋风”上任之后,料将有一系列的措施出台。银行业控风险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交叉性金融风险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不断深化,银行、券商、信托、保险等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结加深。银行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钱最后究竟投到哪儿了。

  这方面典型的就是去年层出不穷的萝卜章事件,银行和券商之间互相扯皮推诿,造成了国债期货的暴跌,加剧了债市的恐慌。

  各类券商、期货资管计划,信托产品,银行理财有可能将遭遇更加严格的排查和监管,短期对市场恐有一定的利空影响,但长期看肯定是一项重大利好。

  2.互联网金融风险

  各种跑路p2p,校园裸贷的末日来临了!

  目前,银监会的p2p专项整治工作摸底排查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其中资金存管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监管部门将出台P2P网贷资金存管、信息披露实施指引,同时积极稳妥开展第二阶段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分类处理和清理规范,做好客户资金保护,防范处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次生风险。

  3、违规操作风险

  去年,部分金融机构发生的票据诈骗、“飞单”等事件,均对银行业强化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

  从郭树清讲话的精神,结合银行业的具体情况,试做以下几点推断:

  1.银行资金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尤其是流向房地产的资金将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投向股市、债市、大宗商品的资金也将纳入更加严格的管控之下。因此,今年这种监管短期带来的冲击依然不可小觑,此处可参照险资对股市造成的冲击。

  2. 郭树清认为政府、企业(尤其是国企)和居民的负债率有些偏高,因此在放贷方面可能将更加谨慎,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得到更加坚决的贯彻,这也有利于更好的抑制资产泡沫。

  3.郭树清是老证监会主席,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资金支持实体是融入他血液中的东西,管控并不是他的终极目的,最大的发挥资金在市场中的配置作用才是他的理想目标。在他的治下,银行资金有望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产业结构有望在资金的导引下得到更好的优化。

  延伸阅读:

  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即将出任银监会第三任主席,61岁的郭树清接替尚福林,重回金融监管系统任职。

  郭树清从证监会——中央核心金融监管系统之一,空降地方四年后,又从山东省省长的位子上回到了金融监管系统。从体改委算起,三十载辗转七八个单位,最终还是叶落归根,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地方。

  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最出名的官员之一,他长相清秀帅气,常露出学者气质的和蔼笑容,被认为是金融专家、技术官员的代表。随着中国经济金融体量的急剧增长,像郭树清这样的经济专家型的一线官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供给侧改革的稀缺资源。

  中国高层官员职务的调整在十九大前一直在进行。作为金融官员的代表,郭树清个人职务的迁移,也给市场带来了观察的窗口。

  山东金改主教练 几乎见遍金融机构领导

  山东历来是经济大省,GDP更是长期紧追广东和江苏,位列全国三甲。山东实体经济约占全国10%,但与之不符的是,其金融资源无论是社融还是资产总量,长期仅占全国的不到7%。

  金融一直是山东的短板。

  地方政府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一直想壮大金融产业,但受限于金融意识薄、金融机构基础弱、人才储备不足、发展规划不清等诸多障碍。

  改变从郭树清开始。

  201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的3月底,郭树清从证监会空降山东,上任131天便推出了山东金改22条,成为山东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也坐实了未来几年山东金融挂帅的方向。

  郭树清一方面为大量地方干部培训金融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其在金融系统内的人脉,积极推动中央金融系统官员“转会”山东,仅2013年,山东就引入30名金融干部挂职,并选派34名干部到中央金融单位锻炼。郭树清几乎为每个地级市都配置了挂职的金融副市长。

  郭树清的金融人脉之广,在山东省长任内体现的一览无余。

  他几乎见遍了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系统性重要机构的领导,带来了大量金融资源。据新浪财经不完全统计,他在山东会见过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等监管机构高层,还有四大行董事长、浦发董事长、光大集团董事长、包括上交所深交所在内的各大交易所一把手、人寿保险董事长、泰康人寿董事长等机构领导。

  这样一串闪亮的访客名单,在其他地方领导人中难得一见。

  郭树清在山东省长位子上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

  山东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成立金融改革发展领导小组,郭树清亲自任组长,全面负责金融重要决策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

  推出我国首部涉及地方金融监管的省级地方金融法规——《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

  2013年山东金融业增加值仅占GDP 4.14%,小得可怜,占服务业增加值也仅为10%,占地方税收的比重约为9%。

  经过几年努力,2015年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亿增加到3130亿元,增长了61.7%,金融业增加值占地方税收的比例提高到10.7%。占GDP比重也突破5%,从2012年的4%,到2013年的4.14%,到2014年的4.5%,再到5%,山东金改成绩单越来越漂亮。

  相比上述枯燥的统计数字,郭树清给山东带来的更明显好处是:省内上市和挂牌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16年山东省新增上市公司17家,总数达到268家,实现境内上市公司17市全覆盖;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234家,总量达570家。

  为推动企业上市,他上任第一个月便接待了曾经的下属——上交所总经理桂敏杰,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山东企业上市。

  郭树清很关注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多次批示表扬。2015年初,他批示山东地方金融办,称其作为全国首家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成绩显著。2016年初,他再度批示金融办,提醒他们注意处理好不良贷款反弹、担保圈断裂和非法集资变花样等金融风险问题。

  面对省长的关注,山东金融办主任称,虽然很幸福,但跟上郭树清的思路不容易。

  言行谨慎 始终保持分寸

  长期在金融系统任职的经历,让郭树清多了一分谨慎。他南开大学的同学称他虽然很随和,但性格耿直,有股倔劲。

  郭树清1956年8月生于内蒙古,18岁高中毕业后在四子王旗红格尔插队,草原上冬天大雪覆盖,很多知青打牌喝酒消磨时间,郭树清不抽烟不喝酒,发奋读书,最终直接考上了南开大学。郭树清读大学时只想做点学问,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从政。

  遍览媒体报道,郭树清集纳了众多赞美词汇,低调、谦虚、博学、耿直、正派、帅气、坦诚、改革派……堪称舆论宠儿。其中,谨言慎行的品质便非常贴切对金融监管者的要求。

  他曾在央行、建行、证监会等金融机构磨炼多年,深知自己言行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震动。像绝大多数金融监管官员一样,他保持着一定的神秘感,不该说的话他不说,公开讲话前定三思而行。

  但不像周小川等其他监管官员那么“幸运”,后为山东省长的郭树清,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省代表团开放日上,他无处可藏,每一次开放日他都会被媒体近身团团包围,甚至连大衣都无法穿上。在媒体提问狂轰滥炸下,他仍然保持着克制,一如他平时展现的儒雅风范。

  2016年两会开放日上,媒体就资本市场波动提问郭树清,他谨慎地称 “不评价后任,自己已不关心股市,更关心萝卜白菜价格” ,“肯定不回答这个问题,这是职业道德问题,我过去的工作,现在不负这个责任,我是最不适宜回答这个问题的。”

  面对风口浪尖话题的拷问,他的回答始终保持着分寸。

  执政山东四年期间,他很少就全国性的经济问题公开表态,与另一位明星官员黄奇帆形成鲜明对比。地方大员中,能跟郭树清一拼曝光率的或许只有重庆市前任市长黄奇帆。黄奇帆经常就热门舆论公开表态,语言简单直白易懂,很少使用艰涩的术语,比如“证监会出牌顺序错了,直接造成股市大跌”、“大家很瞩目的万科华润之事,以我看真不复杂”、“听任房地产高杠杆将是一场金融灾难”、“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P2P金融像开赌场”等不胜枚举。

  多位熟悉郭树清的人士都评价其低调平和,北师大教授钟伟称有一次开会,会场比较小,郭树清没有往第一排坐,而是很自然地坐在最后一排。郭树清跟学者交往时,发言神色温和,讲起话来条理清楚、言语简洁明了,完全没有某些官员与学者交往的态度。

  多数金融技术官员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尽管郭树清在任山东省长前曾于1998年至2001年期间挂职贵州省副省长,但职务的重要程度和工作内容不可同日而语。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在国家体改委的同事、前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于他之前在此挂职两年半。

  地方行政事务包罗甚广,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比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更忙,“过去在证监会工作,周末可以休息一天,现在到了山东,周末只能休息半天了。” 地方行政工作的繁杂不久也让“封建大吏”郭树清体会到了艰辛。其主政山东半年多后的2013年11月,山东青岛中石化地下输油管线发生爆燃特大事故,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事故更是惊动中央最高领导亲赴青岛看望伤员,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事故现场总指挥部总指挥郭树清等人汇报。

  这给郭树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他曾长年跟风险打交道,但这次事故提醒他需要更全面更谨慎地掌舵这个人口大省。郭树清此后每年都会多次就加强安全生产表态,而他在批示表扬金融办成绩显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提醒同僚形势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他谨慎的风格也是一以贯之的。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推出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之后几年,时任建行掌门人的郭树清便放慢了该行的信贷投放力度,在风险面前,他宁可吃点亏:“经济复苏期我们就更得小心,信贷不能增长太快了。”

  但他也表示,建行也不能因为信贷投放问题拖了整个经济后腿——郭树清也一直有清晰、正确的政治意识。就像郭树清2013年空降山东时,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评价的那样:郭树清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严于律己。

  重返监管系统 是改革应有之意?

  郭树清和他的老朋友周小川、楼继伟等人一直被视为坚定的改革者。他们均是朱镕基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时的老部下,仕途也都从体改委真正起步。

  郭树清最著名的是证监会新政风暴——自他2011年10月29日上任,证监会平均每六天就出台一项新政,一年多达70余项政策落地。他上任伊始便直面发审制度,惊天一问“IPO不审行不行”,引人浮想。为重振投资者信心,他着手应对内幕交易问题,并采取更严格的股票上市标准。几百家公司正排队IPO,郭树清收紧政策,被认为得罪了很多利益集团。

  这似乎推倒了金融监管官员调整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统称“一行三会”,是中国最核心的金融监管部门。

  在任证监会主席仅18个月后,郭树清于2013年两会后调往山东任职——他成了任期最短的证监会主席。而时年已经65岁的央行行长周小川继续留任,并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摆脱了省部级官员65岁退休的年龄限制。郭树清空出的证监会主席一职,由比他年轻两岁的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任。

  2014年1月,证监会重启暂停了14个月的IPO,之后监管层没有对杠杆牛市保持足够警惕,之后又暴力去杠杆,导致股市发生连续暴跌。2016年2月,肖钢黯然下课,更年轻的农行董事长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

  与周小川近来年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市场化等改革相比,当年急进的郭树清,没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实现证券市场改革,而在山东深耕金改四年后,他又迎来了对系统动刀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态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风险。A股大幅波动印证了金融系统的脆弱,金融风险也引起高层更广泛的关注。钱荒、股市大波动、人民币持续贬值、资本外流、债市暴跌、高杠杆等金融风险,让市场再度唤起高层级金改的呼声。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更直接提出,金融领域有八大风险正在积累——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债券违约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中财办是中国经济政策核心决策部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下设的日常办公机构。

  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业去杠杆、防化风险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央更明确提出要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包括银监会在的一行三会,正是金融监管一线业务部门之一。

  此时郭树清执掌银监会,虽谈不上临危受命,但重任在肩。

  银监会并不如证监会那么引人注目,但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金融监管的重点,“抓住银行这个重点就能管住信托和证券机构。”

  市场公认,中国央行才是一行三会中真正的监管核心。回溯历史,央行行长不乏由更高级别领导兼任或后升为更高级别领导的案例。

  全球金融监管机构领导职务的变动历来受人关注,2013年中央政府换届时,周小川在任央行行长10年后继续留任,被视为高层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号。郭树清重返金融监管系统约三个月前,比他年轻两岁的央行副行长易纲,首次以央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的身份公开露面。

  中共山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5月在济南召开,64岁的现任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按惯例将不会出现在下届山东省委班子中。参考十九大前各地换届的规律,山东省长郭树清本来有机会顺位成为地方一把手,其仕途也本有机会在地方行政官员通道中发展。

  今年已经66岁的尚福林,2011年10月正是由证监会主席的职位上调任银监会主席的。尚福林也代表了改革开放后大多数经济技术官员的发展路径。诸如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刘明康、金人庆、谢旭人、尚福林、楼继伟等人,都是在金融系统职位上退休或退居二线。特别的有央行行长周小川和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前者更进一步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者则在国务院智囊机构和统计局长期任职后,目前任地方省委书记。另外,“金融老将”蒋超良由农行董事长转任吉林省长后,目前已出任湖北省委书记。

  黄奇帆在带领重庆GDP实现连续高速增长后,去年底已经正式卸任,新浪财经之前从重庆消息人士处获悉,黄奇帆将赴全国人大财经委任职,在那里发挥他“金融市长”的余热。

  而郭树清,就像他大学时没有想到后来会从政一样,也肯定不会想到多年后能做到部级高官,更不会想到在离开中央金融系统四年后,转了个弯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