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越大,社会的关注就越多,各方的期望也越高。近年来,保险监管坚持严字当头、重点发力、问题导向的原则,引导规范保险业发展党和人民需要的保险事业,成为国家发展稳定器、人民生活保障器、实体经济助推器,进一步凸显了“保险业姓保”的行业优势和社会价值。
服务主业 引导险资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累计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方式,直接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养老社区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累计金额超过4万亿元。
事实上,保险资金近年来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与保险监管实践密不可分。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在保险资金运用中发挥了规范导向作用,要求保险资金在进行债权、股权、基金等各种形式投资时必须和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在PPP、债转股、“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支持作用,并提供必要的窗口指导。
秉承“保险资金运用要为保险主业服务”的监管思路,保监会始终要求市场主体遵循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原则—坚持稳健审慎,坚持服务主业,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多元化投资,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坚持依法合规。
“针对保险资金长钱短投的问题,我们启动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监管,不仅有软要求,而且还有硬约束。”任春生坦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监管中只有原则性的软要求,但我国保险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处阶段的不同和新发生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们当下的规则要适用、有用。因此,有必要加强硬约束。
近一段时期,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对激进发展、盲目扩张以及挑战监管底线的极个别公司敢于亮剑、动真碰硬。2月24日,保监会开出首张保险机构高管10年禁入令。对于前海人寿编制提供虚假资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的行为,保监会对时任该公司董事长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重磅处罚。2月25日,保监会根据恒大人寿股票投资等方面存在的违规行为,依法给予该公司限制股票投资1年、两名责任人分别行业禁入5年和3年的行政处罚决定,还采取了下调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至20%等监管措施。
正本清源 规范中短期保险业务
近年来,受少数保险公司举牌影响,万能险广受社会热议。
对于万能险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保监会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措施来规范中短存续期保险业务。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人身险监管工作持续强化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一是严格限制中短期万能险规模。将实际存续期不满5年的产品纳入中短存续期业务规范范围,把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规模严格限定在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两倍以内;对实际期限不满1年的万能险要求立即停售;对规模超标的两家公司暂停银保趸交业务。二是对以万能险为主的中短期产品进行比例限制。要求保险公司2019年至2021年间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分别不得超过50%、40%和30%。三是大幅提高万能险风险保障水平。将万能险主要年龄段的保额比例要求由120%大幅提升至160%,为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监管最高要求。四是严厉整顿万能险市场秩序。针对互联网渠道万能险产品存在恶性竞争等问题,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下发监管函,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暂停了万能险新业务。五是规范万能险结算利率。将结算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挂钩,禁止通过恶意补贴资本金等方式维持不合理的结算利率水平,防范利差损风险。六是加强万能险产品和精算管理。禁止保险公司开发零费用率产品,要求保险公司对万能账户单独管理核算,对于发现产品违规行为的,不接受产品审批和备案。
在上述监管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今年2月份,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净增交费341.1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9.6%。
改革创新深化整顿财险市场
去年以来,财险监管改革实现新突破。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铺开,消费者普遍获益。但在此过程中,有部分公司车险主要指标的实际值与费率拟定时的预期值出现了较大偏离。
对此,保监会加大了市场整顿力度。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何浩向本报记者透露,商车费率改革试点以来,保险监管部门重点加强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拟定、使用、回溯、调整的监管体系,切实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并防止不正当竞争。基本上每个月都在查处车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叫停公司违规产品,以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保险消费者受益、市场主体良性竞争。
去年5月31日,保监会官网连发6个监管函,责令大地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华安财险、安华农险、渤海财险和安诚财险自当年6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停止使用现行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并及时修改。
随着去年2月份易安财险获批开业,目前我国已有4家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均为财产险公司。近几年来,互联网财产险业务发展迅猛,不仅保费剧增,而且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对此,何浩表示,保险公司要根据客户的保险需求来研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此前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互联网财产险产品有炒作嫌疑,完全是为了吸引眼球,对此,保监会果断叫停了不少此类保险产品。
深化整顿市场秩序仍为2017年财险监管重点工作。保监会方面表示,将加强市场监测力度,抓紧完善监管制度。高度关注农业保险、车险领域的问题,严肃查处虚假承保、虚假理赔、虚假费用、套取财政资金以及恶性价格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从严处罚,保持震慑,对触碰红线的,坚持机构和人员同处的原则,坚决采取停止新业务、停售产品、吊销经营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等监管措施。
扶优限劣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去年以来,保监会还在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作为监管整顿最具杀伤力的一招,健全的市场退出机制有利于形成扶优限劣的政策导向,引导不良机构有序退出,从而提升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
去年,保监会以广西为试点地区,开展区域性市场退出实践,加强对保险分支机构市场退出行为的引导,提升基层保险机构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做好法人退出的后续处置工作,我们着手建立了保险业并购基金等风险处置工具。”保监会发展改革部主任何肖锋对记者表示,现在社会资本对保险牌照翘首企足,甚至出现保险机构无论因什么问题面临破产,都还有资本接盘的现象,导致保险公司普遍存在发展再粗放也不用担心没人接盘的侥幸心理。
何肖锋认为,要让机构变得更加健康,必须真正建立起市场约束机制,淘汰问题机构,让股东对自己的投资真正承担起责任来,其中的核心是治理。
去年以来,保监会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大对公司治理的力度,努力实现公司治理监管从柔性引导向刚性约束的转变。
一是全面开展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治理现场评估工作。重点围绕股权的真实性、“三会一层”的运作有效性、内部控制,特别是关联交易管理的可靠性等关键环节,对131家中资法人机构和51家外资法人机构进行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二是持续完善监管制度。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拟通过对股权实施分类监管,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1/3,建立股东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化穿透式监管;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督促公司规范“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决策授权机制和运行程序,明确公司治理机制失灵情况下的处置程序。三是发布加强保险公司股东股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公布年度财务报告,对转股、增资、关联交易,报批前进行信息披露,还建立了公开质询制度。四是启动构建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职业终身评价体系工作,对行业的董事、高管的职业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评价。
从打击激进投资、到规范激进产品、处罚恶性竞争、再到加强退出引导,保监会对保险机构激进经营从严监管的态度坚定而又坚决,引导保险业满足民众风险保障的需求、不负服务国家大局的重望,加快推动保险强国建设,发展党和人民需要的保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