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盐总公司与中国邮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拉开盐业产业链整合序幕。
作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改革,盐改正全速推进。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省、市、县三级盐业主管机构或食盐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机构与盐业公司未分离的,2017年6月30日前要编制完成盐业监管体制改革方案,2017年年底前要实现政企(事企)分离。目前,《食盐专营办法》和《盐业管理条例》等涉盐法规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正式落地。这些都将为盐业产业深度整合铺平道路。
中盐牵手中国邮政
“中盐与中国邮政在市场拓展、资本运作、金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将极大增强中盐落实盐业改革方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中国盐业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耀强如是说。据介绍,双方将在物流配送、金融服务、资本运作、电子商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盐与中国邮政的牵手,有些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
“盐改必将带来产业整合。”太平洋证券段一帆对记者说:“未来几年,中国盐业产业整合有望打开想象空间,拥有强大销售资源的中盐公司注定是重要力量,而此次双方的合作,显示出中盐有意强化销售渠道的意图。”
段一帆告诉记者,今年1月1日盐改实施以来,食盐种类变得丰富,原有食盐品种价格稳定,新品种价格普遍比老品种有所提升。生产企业产量有所增加,食盐出厂价有所下降。
“从目前情况看,中间流通渠道获取了更多利润。因此,盐业销售渠道整合或许先行开始。”他说。
据分析,全国食盐产能4800万吨左右,需求量1000万吨左右,行业趋势是龙头生存、小企业被淘汰或被兼并。国内有多家上市公司拥有食盐业务或者参控股食盐生产企业,但除了云南能投产销一体外,其他上市公司只有生产业务。
“盐改背景下,食盐上市公司的关注点有两个:一是能否凭借产品优势或渠道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和更多利润,进而从竞争中胜出,成为行业龙头甚至寡头;二是在国家鼓励产销一体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能否利用上市平台整合下游的销售渠道或者其他同类资产。”段一帆说。
盐改仍要啃硬骨头
酝酿十几年之久的盐改正式实施3个多月,虽然市场反应平稳,但据相关部门调研,食盐跨区经营方面矛盾不少,外地盐处处受阻,多家盐业公司的食盐遭跨省扣留。
段一帆也向记者证实,盐改正式实施后,食盐的跨区域流通依然遇到不少阻碍。目前,盐业公司仍然身兼“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身份,不利于盐改方案的实施。
因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盐业体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抓紧完善地方涉盐法规体系,要加快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中与盐改方案精神不符的条款,2017年6月30日前要完成清理工作。落实盐改跨区经营政策,积极释放市场活力。各省市要开展落实盐改跨区经营政策专项行动,并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
该通知还要求,规范物流配送方式,允许食盐批发企业(含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通过自建物流系统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配送合同并委托其将食盐配送到百货商店、超级市场、零售商店、专卖店等食盐零售网点,以及从事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的单位等食盐终端用户。并且,允许食盐批发企业通过自建分公司或者自建销售网点开展食盐销售业务。
中盐与中国邮政的合作,正是顺应改革趋势,在物流方面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