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盛融汇投资管理公司欢迎您! 010-64246588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九盛研究 > 九盛分享
九盛分享

牌照发放或按暂停键 各路买家急寻保险收购标的

发布者:上海证券报 编辑:九盛融汇 日期:2017-09-14

   两年前还在计划发起筹建新寿险公司的民营大鳄均瑶集团,如今却计划改换跑道、急寻收购标的。从新设到收购的战略急转弯,源自当下从严监管的背景下,市场对“保险新牌照发放或按下暂停键”的预判。

  有想法有计划的又何止均瑶。近期,更有神秘买家在业内张榜悬赏,放言“谁推荐并成功交易,就可获巨额奖金”。就连多家外资背景的金融企业,也都在四处寻觅合适的保险收购标的。

  但恐令这些买家失望的是,目前有意向出让股权的保险机构其实并不多。“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可能会使保险业产业资本的并购价与二级市场再次出现倒挂,昔日保险股权被争相竞标的热闹场面或将重现。

  百万悬赏收购牌照线索

  “寿险、健康险、养老险、财产险等公司各奖励100万元,再保险公司160万元,全国性经纪、代理公司各10万元,全国性公估公司7.98万元,区域性公估公司、代理公司各100万元。”本周一条“神秘土豪拟收购各类保险牌照,重金求推荐”的赏金榜,在微信圈瞬间传开。

  这并非是空穴来风。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包括民营、外资等多路资本,都在行业内外托关系打听“有无潜在的保险收购标的”,甚至为此开出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码。至于事成后给中间人的撮合费,有业内人士反馈称:可能还不止百万级。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下半年,均瑶曾计划携手磐石投资、致达控股等发起筹建寿险公司,但申请新牌照一事至今没有动静,于是均瑶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一边继续等待新牌照消息,一边开始寻找收购标的。“期间,均瑶找若干保险公司谈过,但目前未有定论。”

  各路资本奔走找牌照的背后,源于这样一个大背景。在从严监管的基调下,监管严把股东关的形势越发明朗。今年以来,保监会下发通知,收紧对新筹建保险公司股东资质、入股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多方面的审查,在全面强化保险业务监管的同时,保险牌照的发放也将被收紧。

  争相竞标场面或将重现

  除民营资本外,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也正打算做好两手准备。它们私下纷纷向圈内人士打听:收购保险牌照的成功率究竟有多大。“我们进来(中国市场)的时间比较晚,只能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寻找中资伙伴合资申请寿险牌照,另一方面如有合适的股权受让机会也在积极把握。”

  不过,它们打听下来却发现,不单是增量牌照或将收紧,保险存量牌照有出让部分股权意向的也并不多。“愿意出让股份的保险公司小股东其实不少,但真正手里有15%以上股权并愿意一次性转让的,屈指可数。”

  “僧多粥少”的局面,将加剧各路资本对保险存量牌照的“哄抢”。业内人士预判,在国内保险牌照供求关系仍失衡的趋势下,昔日数十倍PB估值、保险股权被争相竞标的热闹场面或将再度重现,可能会使一级市场保险产业资本的并购价格接近二级市场保险股的价格,甚至出现倒挂。

  从一定层面来看,这些资本的坚持,源于其对保险行业前景的看好。有资方表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及资本市场发展中必不可少,只不过前期个别公司和个人的冒进,给行业造成了局部不利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还是有不少目光长远的资方看好保险业的发展。

  敲响理性投“保”警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选择了留守。在监管释放出从严监管的信号后,不少资本打起了退堂鼓。据记者统计,2016年全年共有近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拟参股保险公司的公告。但今年上半年,却仅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拟设立保险公司的公告,甚至还有前期已公告拟筹建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突然宣告“中途放弃”。

  多位业内观察人士直言,和过去“打擦边球”就能寻觅到谋生伎俩不同,在从严监管、强调回归保障的当下,对于“无品牌、无资源、无人才”的“三无”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不要说是脱颖而出了,即使是要生存下来,都变得越来越难。

  来自市场与监管的双重压力,无疑为那些盲目投资保险业的资方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