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盛融汇投资管理公司欢迎您! 010-64246588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九盛研究 > 九盛分享
九盛分享

不良资产盛宴暗藏风险 明年将现二次不良

发布者:证券时报 编辑:九盛融汇 日期:2017-12-13

    经济转型下带来的不断攀升的不良资产,成为了不良“秃鹫”们的盛宴。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投资风险的加剧,导致金融不良资产和企业不良资产总量飙升,目前预估其总量已达10万亿级别。

  不良规模的增长,引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金蜂拥而至。继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之后,省级和民营AMC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加之处置平台、律师事务所以及评估拍卖机构等各类不良资产中介服务方,参与不良资产业务的机构数量早已达到上万家。

  然而,繁华背后是泡沫的膨胀。当前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不良资产包价格虚高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尽管如此依旧挡不住资金的涌入。不过,这场盛宴究竟如何收场,参与其中的人也是既兴奋又胆战心惊。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明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轮低价抛售的二次不良潮,此前一些盲目进场的投资人将面临“割肉”的风险。

  互联网+不良资产

  风头正强劲

  此轮不良周期始于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不良余额和不良率进入上升通道。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银行不良资产余额达1.67万亿元,而关注类贷款余额约3.42万亿元。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实际规模可能在10万亿左右,这为不良资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政策松绑持续催化下,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目前呈现“4+2+N”模式,即四大国有AMC、地方AMC以及非持牌民营机构,特别是非持牌民营AMC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尤其在浙江、广东与上海等经济发达省份,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民营机构数量繁多。

  伴随着国有和民营AMC的发展,与不良资产处置相关的服务性机构的业务开始蓬勃发展,这些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拍卖公司、征信公司、资产评估机构等。

  “互联网+不良资产”更是与时俱进。据中国不良资产联盟(下称“联盟”)不完全统计,2016年一季度末,与不良资产相关的互联网公司约25~30家,而截至今年10月末,这一数据已超过400家。

  除了像阿里拍卖这种将不良资产拍卖处置放到线上平台外,大部分互联网不良资产公司多是从数据和工具的角度做不良资产交易服务。

  联盟执行主席贺国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良资产行业竞争有四大核心要素:一是资金实力,具体包括资金的规模、资金期限、获得资金的门槛,以及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四大国有AMC主要优势就是资金实力强;二是专业团队,不良资产是个小众行业,项目多是“非标”,因此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高;三是数据,不良资产的信息高度不对称,特别是在债务数据、资产数据、评估数据等方面,降低信息不对称是交易的一个关键;四是工具,目前市面上开始探索做的工具主要是资产信息的尽调系统和资产全周期管理工具。

  “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使得未来不良资产发展的趋势就是精细化,这也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特资网总经理湛龙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资金涌入致价格虚高

  群雄逐鹿不良资产市场固然能加速行业的精细化,但也容易造成“混战”。不少从业人员向记者反映,2016年下半年以来,不良资产包的价格一路走高,甚至有的地区的一级市场出现过全价或溢价转让的情况。

  “要说今年的资产包有什么最大特点,非‘贵’莫属,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过溢价出售的资产包。”广东一从事不良资产业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湛龙认为,一二级市场资产包价格一路攀升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不良资产市场。这些资金中,有些是由于资产荒导致无其他高收益投资,所以在此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这部分资金中有些还是理性的,如一些行业资金、产业资金,对不良资产行业还是有一定了解,但有一些社会募集的资金,如第三方财富公司、互金公司等就相对盲从。”湛龙说。

  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于AMC做大主业的投入。上述广东人士称,监管现在要求AMC要回归不良资产主业,使得AMC原有做其他业务的资金重新回流到不良资产业务上。

  “以一级市场来说,AMC从银行手中高价买资产包,有时是非经济因素在主导,AMC要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有时就要不惜高价收购。”该广东人士称。

  不过,一四大国有AMC的部门高管认为,从银行角度看,今年出售的资产包价格高,也因为资产质量不错,房产、土地等抵押物充足,“银行这几年来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相对好一点的资产自然倾向于留到后面出手”。

  不过,贺国强认为,当前一级市场的交易多是依赖对抵押物(主要是房产)的估值,买方实则赌的是房地产行业的长周期趋势和政策导向,不良资产交易对房地产的依赖性非常强。

  风险点爆发

  或在明年下半年

  不少盲目资金涌入不良资产领域,看重的是前两年这个行业高达30%左右年化回报率。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企图分一杯羹,这个行业的回报率也在不断下滑。更严重的是,盲目高价收购资产包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而这一风险已现苗头。

  “预计2018年下半年将出现二次不良潮,不少投资人将面临低价抛售的‘割肉’情况。”贺国强说。

  湛龙也认为,明年可能会出现一批投资不良资产的私募基金亏损的情况,一些购买了这类基金的中小投资者将面临损失。

  “老百姓习惯买一年期到一年半期左右的金融投资产品,去年年底以来资产包价格开始不断走高,所以倒推时间点,预计明年会集中出现一批面临兑付危机的产品到期。”湛龙称。

  实际上,多位受访的不良资产从业人员向记者反映,近两三个月以来,已经有私募基金“玩不转”了,有的是低价抛售不良资产,有的则依靠新发产品募集资金,来填补存续期产品亏损的窟窿。

  穗甬融信总裁郝光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已是一片“红海”,特别是在一级市场,大量增量资金流入加上杠杆的过度使用,进一步推动价格上行,频频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形。如果资产价格出现松动,或者说流动性出现紧缩,诱发新危机的概率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