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盛融汇投资管理公司欢迎您! 010-64246588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九盛研究 > 九盛分享
九盛分享

央企并购重组再加速:钢铁建材等领域稳步推进

发布者: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九盛投资 日期:2016-07-27

   至少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仍然要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挣扎。而对于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央企来说,也越来越感受到“切肤之痛”。

  针对他们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的改革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此前,7月15日,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通报201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情况时透露,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步伐不断加快,5组10家央企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央企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需围绕鼓励竞争、提高央企综合竞争力而展开。

  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

  除了明确目标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四大重点工作: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其中,针对重组整合,则提出了四大方向。

  首先,推进强强联合。稳妥推进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电力、钢铁、有色金属、航运、建材、旅游和航空服务等领域企业重组。鼓励煤炭、电力、冶金等产业链上下游央企进行重组。

  此前,彭华岗介绍,央企兼并重组已经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

  其次,推动专业化整合。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指导下,支持央企之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鼓励通信、电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油气管道、海工装备、航空货运等领域相关央企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专业化平台。

  刘世锦分析,央企横向重组整合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因为,整合之后规模的做大并不必意味着效率的提升。央企整合必须发挥协同效应,促进竞争,才能实现国企的做大、做强、做优的目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黄群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议央企的横向重组整合试点,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试点结合起来,增加改革的系统性。

  第三,加快推进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鼓励央企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培育注资、业务重组、吸收合并等方式,利用普通股、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工具,推进专业化整合,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对五级以下企业进行清理整合,将投资决策权向三级以上企业集中。

  彭华岗介绍,目前国资委正在推动压减企业管理层级系统,对央企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明确了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

  他指出,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将电网主业的法人层级减少到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两级。

  第四,积极稳妥开展并购重组。鼓励央企围绕发展战略,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质量品牌提升。

  清理一批僵尸央企

  此外,《指导意见》提出,清理退出一批央企。

  首先,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大力压缩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其次,加大清理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力度。通过资产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解决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布局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退出问题。通过产权转让、资产变现、无偿划转等方式,解决三年以上无效益且未来两年生产经营难以好转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问题。

  此前,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曾在5月20日透露,在央企去产能的过程中,国资委初步考虑用三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的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陈昌盛分析,国企去产能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破产程序受理和审理进程缓慢。

  陈昌盛解释,受制破产管理人不愿意配合、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等因素,通过司法渠道解决过剩产能需要较长时间。

  此外,《指导意见》还要求下大力气退出一批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营业务。梳理企业非主营业务和资产,对与主业无互补性、协同性的低效业务和资产,加大清理退出力度,。

  《指导意见》还要求,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推进中央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现社会化管理。

  国办要求,对中央企业所办医疗、教育、市政、消防、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采取移交、撤并、改制或专业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分类进行剥离。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对中央企业退休人员统一实行社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