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务院委派的新一届监事会已于近日先后进驻中国海洋石油[1.65%]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和中国石化[0.40% 资金 研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中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杨华,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王均表示,将全力支持和配合监事会的各项工作并自觉接受监事会监督。
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资流失已成为隐藏在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毒瘤。对此,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正在加码。
8月15日上午,国务院派驻中海油监事会进驻大会召开。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会上称,在第六任期监督工作中,监事会将进一步聚焦监督主业,重点围绕“三重一大”事项,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及其有效性的监督。具体说来,一是检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二是检查企业财务,三是检查企业重大决策,四是检查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五是检查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
国务院派驻中石化监事会主席熊维平在8月16日举行的进驻大会上称,新一届监事会将进一步强化问题和风险导向,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线,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本安全,助力中央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应有贡献。
根据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此前的表态,当前一个时期,要重点关注中央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及“僵尸企业”处置情况,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潜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隐患,要深入核查、及时报告,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此前审计署发布的对10家央企的审计公告显示,审计发现47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涉及295.02亿元,其中16起涉及金额均超过亿元,94名责任人员中有26名为企业负责人。审计署企业审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问题线索多发生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关键部门和岗位,主要包括涉嫌滥用职权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权输送利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规投资入股等。
在进驻大会上,杨华代表中海油党组、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干部员工作出表态,将全力支持和配合监事会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高度重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按照监事会提出的意见要求认真抓好整改。
王玉普在监事会进驻大会上称,要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及时全面准确地提供所需资料,如实解答监事会的询问,决不能讳疾忌医、掩盖问题。要充分用好监事会高质量的监督成果,问题一经发现,就要立行立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并向监事会书面报告整改结果。
据媒体报道,有央企负责人称,在本轮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产权流转事宜,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国有资产整体性评估和透明公开化的流程规范,特别是在社会诚信度整体较低、中介机构不规范的情况下,国有资产价值容易被低估,造成隐性的国有资产流失。
上述央企负责人提醒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的组建是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如何保证资本可以获得股权公平合理的占比,并通过资产经营和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暗箱操作带来国有资本收益减少甚至亏损,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敏感地带”。此外,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特别是员工持股的改革中,极容易被少数人钻空子,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暴富、化公为私的途径。最后,对混改过程进行监管的多部门之间存在监管空隙地带,也容易成为出现国资流失的“重灾区”,需要进行特别监管。
此前的多次高层会议及已发布文件显示,对于当前一些国有企业暴露出的管理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企业领导人员权力缺乏制约、腐败案件多有发生等问题,高层已引起持续关注。
去年6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指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去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看到,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依然存在,国有资产监管还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违纪违法问题在一些领域和企业比较突出。对此,要强化国有资产监督,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责任追究体系、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要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坚持出资人管理和监督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出资人监督。健全国有企业规划投资、改制重组、产权管理、财务评价、业绩考核、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规范国有资本运作、防止流失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