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盛融汇投资管理公司欢迎您! 010-64246588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九盛视界 > 海外
海外

英国上半年经济表现不佳 脱欧是最大拖累因素

发布者:中国金融信息网 编辑:九盛融汇 日期:2018-07-06

    今年上半年以来,英国整体经济表现不佳,官方及市场机构均预测2018年英国经济增长将大幅低于2017年。

  英国经济上半年增长步履蹒跚

  英国国家统计局29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英国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2%。当天公布的数据也将2017年经济同比增速下修至1.7%。

  一季度1.2%的同比增速,已比2017年1.7%的增速大幅放缓。此前英国央行预计英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4%,而普华永道、IHS Markit等机构预测英国二季度环比增速在0.3-0.4%之间,而2017年四季度英国经济环比增速为0.7%。这表明英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已放缓至不及去年底速度的一半。

  此前,经合组织(OECD)、英国英国工业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CBI)等机构将2018年英国GDP增速预测调整为1.4%,而明年则为1.3%。而6月18日,英国商会(BCC)则在其最新预测中将英国2018经济增速由此前预测的1.4%调降至1.3%。

  脱欧导致的不确定性是经济增长最大的拖累

  英国不仅是2017年G7中唯一同比增速放缓经济体(2016年为1.8%),而且各种预测表明,2018年英国经济增速仍将落后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仅比意大利和日本的增速略高。

  经合组织表示,英国经济增长前景取决于脱欧谈判的走向,目前主要的风险是围绕脱欧产生的一系列不确定性。经合组织称如果这种高度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将导致企业进一步延迟投资计划,从而使投资增长继续受压。

  经合组织高级经济学家Annabelle Mourougane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英国经济自2017年中期以来一直在恶化的原因在于,首先是脱欧的不确定性阻碍了投资,其次是英镑大幅贬值通胀恶化侵蚀了家庭支出,最后今年上半年恶劣天气也对经济增长形成了一定的拖累。

  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所(NIESR)宏观经济预测主管Amit Kara表示,英国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英国脱欧造成的不确定性,以及意大利政治事态发展可能导致欧元区不确定性。

  6月底7月初,包括空客和宝马等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企业警告说,对英国的投资已经放缓,如国英国硬脱欧的话将导致“供应链的严重的混乱和中断”,相关公司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在英国的投资及长期发展规划。

  英国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协会(SMMT)6月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脱欧不确定性影响,英国汽车业今年上半年投资约为3.5亿英镑,仅为去年同期6.5亿英镑的一半略强。

  英国商会(BCC)7月3日代表各国企业就脱欧提出20多个现实问题,并表示“企业的耐心已经不多了”。英国商会(BCC)总干事Adam Marshall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企业一直很耐心,一直支持政府与欧盟达成最好的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耐心正在达到突破点。“很明显,影响公司竞争力和数百万人的生计的实际问题仍未得到答复时,企业完全有权发表意见。。。。。。现在是政治家们停止争吵的时候了。。。。。对于英国企业而言,它们是实际的现实问题。”

  而目前看来英国政府可能短期内无法给出明确回答。英国政府日前举行脱欧内阁协调会,力求在脱欧模式上在执政党内先达成一致。但据《泰晤士报》报道,协调会上争吵激烈,各方意见难以妥协,最终不欢而散。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企业投资下降0.2%,这被认为是由于英国脱欧缺乏明确性引发的,使相关公司对重大项目开支产生了担忧。CBI首席经济学家(principal economist)Alpesh Paleja表示,尽管许多公司正在将注意力转向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智能操作以保持竞争力,但当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继续大幅增加时,它们无以应对。

  英国经济政策陷入两难

  英国脱欧本来希望建立一个“全球英国”,但其最亲近盟友美国近期的单边主义倾向,为英国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蒙上了阴影。

  另一方面,随着英国通胀数据长期超过英格兰银行2%的控制目标,英国央行有进一步加息的必要,但上半年脆弱的经济,又使其担心加息的负面影响。

  在6月21日的英国央行议息会议上,英格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Haldane转向支持加息的行列,鉴于其作为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的角色而具有殊意义。而英国央行央长马克·卡尼7月5日在一次讲话中表示,英国近期的经济数据让其“更有信心”,第一季度增长疲软“主要是由于天气原因”。两者的行为均提升了市场对8月加息的预期,但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加息会使本就步履蹒跚的英国经济进一步承压,他们建议等经济数据进一步明朗化后再加息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