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美国人说起制造业,马上想到三大汽车公司,想到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感慨美国的制造业已被掏空。那么,美国的制造业究竟是什么一种状态?
今年一月,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Congress Research Services)发表了一个美国制造业的调查报告:U.S。 Manufacturing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从国际的角度看美国制造业)。
报告开篇单刀直入:美国国会长期以来对美国制造业的健康状态表示了很大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率降低,国会议员通过了数以百计的提案试图从多方面支持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这些提案的支持者认为,美国的制造业落后于不少国家,美国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去改变这种局面。
该报告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考察美国制造业的变迁,了解哪些是美国特有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变化,哪些改变来自技术创新、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哪些是受宏观经济例如美元的强弱的影响。
截止2015年,美国在全球制造业排名第二,中国于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最大国。从体量上看,全球制造业今后主要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从2002年的28%降低到2015年的18%。中国制造业全世界占比从不到10%一路攀升到2015年的25%。应该指出,2002-2011年,美元贬值了23%,从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美国制造业走弱的表象,联合国的各种数据大多以美元计价。
美国制造业2015年在GDP中的比重
2015年,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为12%,韩国为29%,中国为27%。
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情况又是如何呢? 2008-2015年,韩国制造业创造的就业增长最快为17.4%,其次是中国台湾6.2%,德国0.8%。瑞典-15.5%,日本-11.5%,法国-12.9%,美国-8.1%,是几个发达国家中减幅较低的。
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1990-2015年,几个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就业情况,除了中国台湾增长1%,其它都是负增长,最大负增长是英国-49%,就连德国和韩国都不能幸免,德国-27%,韩国-14%。美国的制造业就业率负增长28%,不算最糟。
制造业就业持续下滑的原因
我们不难想象,制造业就业持续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002-2015年期间,韩国制造业单个劳动力每小时的产出提高了94%,日本和美国类似分别提高了49%和47%。
美国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有几方面。其一,美国大量投资自动化生产,工厂里平均每5个人中只有2人参与直接的制造劳动。其二,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员的教育程度提高,29%的工人拥有大学文凭。美国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行业主要在电脑、电子、光学、汽车、纺织、服装以及基本金属,致使这些行业的就业率在过去几年里出现了急剧下滑。
另外,在过去的10年里,诸如航空和电子仪器制造这样的行业,尽管产出大幅增加,然而创造的就业机会并不显著,因为生产力也不断提高。
还应该指出,在过去的10多年里,美国的制造业经历了结构性调整,一些工厂将低生产力的制造活动转移到了海外,或者在海外建厂,或者委托生产。
美国工人到底有多贵
以下图表显示不同地区制造业工人的报酬情况。根据有些机构的测算,2015年,中国一个工人每小时的总报酬为4.9美元,印度为1.86美元,美国工人为37.71美元。需要指出,美国的制造业工人的报酬也是因行业而异,例如,航空业的工人每小时报酬超过38美元,而一些相对低端的行业每小时报酬在18美元左右。
美国制造业的研发投入
美国2000年在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占制造业销售的8%,2012年增加到11%,日本和韩国的投入与美国接近,中国2014年的投入约5%。
2014年各国制造业按行业的研发投入
美国大量投入“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尤其是制药、电子和飞机制造,而其它国家例如韩国,研发更多投入于“中端科技领域” 例如汽车和机械制造。从以上表格看,大多数国家对电脑、电子和光学领域的研发投入都很重视,美国在制药方面的投入遥遥领先。
纽约的制造业现状
看完美国制造业整体状态,让我们聚焦纽约的制造业情况。纽约一向以其金融和时尚行业闻名天下,难以想象它还有制造业。其实,远的不说,大约二十年前,光是大大小小的服装厂、纺织厂在纽约就有几百家。以下表格显示纽约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制造活动,有的行业近几年甚至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虽然从业人员不多,麻雀虽小,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到美国制造业的一些情况。纽约近几年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加强调个性化、品质,从而孕育出一批高端食品和时尚制造业,尤其强调美国制造。
结语
制造业就业率本身不足以说明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真实现状。美国的制造业并非象外界所想象的那样惨不忍睹,尤其是在发达经济实体的制造业就业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在过去的10到20年间,美国在高科技制造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电脑、电子、航空航天、制药等行业,获益于大量的研发投入。
由于技术进步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高科技制造行业的产出大幅度增长,却并没有带来与产出对等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美国制造行业自身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优化,低生产力的制造活动,或者萎缩直至消亡,或者被转移到海外。
美国的制造业占美国GDP的12%,要扩大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例,高科技制造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更容易吸引国内外的资本和人才。以纽约为例,最近德国、奥地利的公司陆续落户纽约生产芯片。让美国回归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已经不太可能,美国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无法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如果要扩大中端制造业的份额,他们将面临激烈竞争,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