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再迎新一轮政策助推。据悉,为提供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部门今年将着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进程,通过运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和教育行业持续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还将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工作,提升远程教育建设水平。目前,不少地区的教育网络建设进程正在加快推进。
在政策、市场等多方面影响下,“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迅猛,其中,“在线教育”规模将持续扩大,“AI+教育”也已成为新的行业热点。据业内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330亿元,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个性化教育普及将推动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加速扩大。
信息技术普及促进教育公平
一块屏幕可以连接起全国名校和贫困山区的课堂,名师课程可以“点单式”播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更多乡村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基于网络的“在线教育”有效弥补了目前学校课堂教育存在的短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0.5%的在线教育用户认为在线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在河南嵩县思源实验学校,好未来为其搭建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并通过学业测评管理系统、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双师课堂教学系统,为嵩县建设全面覆盖教、学、测、评、管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而服务。目前,嵩县思源实验学校主要学科课堂的信息化覆盖率已达100%,超过90%的教师实现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
在江西上饶县石人乡小学,依托“腾讯智慧校园”平台,老师们每天发布留守学生成长的视频、图片、语音、作业,并及时通过平台与家长沟通,使留守学生成绩得到快速提高。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手段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生表示,在基础教育领域,通过远程直播、同步课堂等方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从而缓解了贫困地区学校师资不足、师资力量弱等困难。
好未来集团CTO、教育开放平台事业部总裁黄琰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快应用,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目前好未来已经与江苏镇江、雄安新区、河南嵩县、云南文山、贵州兴义等地政府展开智慧教育合作,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作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好未来、腾讯教育等民办教育机构通过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艾利艾智库首席研究员程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鼓励社会资本在教育信息领域的投资,促进信息技术在义务教育领域得到更快应用和普及,从而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教育差距。
众多教育机构瞄准“AI+教育”
借助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AI技术,老师可以识别每个学生的举手、答题等课堂行为,从而随时掌握课堂动态,并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反馈,带来高体验的互动课堂。
这是好未来旗下学而思课堂上的一幕,也是好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的个性化升级。随着“互联网+教育”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AI+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家长反馈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准确发现问题,帮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仅如此,智能作业批改、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AI老师等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在线教育的多元场景中,不断提升了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务院此前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当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
大数据、AI等技术革新在推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在成倍地放大教育产能。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显示,在线教育的突出优势在于灵活便捷、资源丰富,并且能结合AI、VR等技术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据预测,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2.96亿人,市场规模将达43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AI+教育”已经成为众多教育机构竞相布局的新赛道。百度教育、网易教育等先后发布“AI+教育”产品,新东方、好未来、学大教育等均开始探索将人工智能渗透到教育的全场景,并加大技术和资源投入。以好未来为例,据好未来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邦鑫透露,目前公司有超过5000名内容和技术研发人员,现已产生数百项专利。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育更广更新的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替代的。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引入有望替代教师的重复性工作,成为提升教师能力的工具,通过创新增加“育”的分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人工智能能够打破师资力量不足的瓶颈,使千人千面的课程设计更加个性化,但对于“AI+教育”这一热点,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调试。
多重利好开启“互联网+教育”新空间
“互联网+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1142.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48.7%。
在业内看来,当前密集出台的相关鼓励政策,有望使“互联网+教育”产业迎来新一轮规模扩张。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等行动,推动在线教育发展。
2019年2月,教育部更是将“推动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作为2019年工作重点之一,提出推进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力争使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7%以上、出口带宽达到100Mbps(兆/秒)以上。
此外,今年我国还将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提升远程教育建设水平,并且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地方已经在加快相关布局。例如,广西教育厅日前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自治区中小学宽带网络全覆盖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普及。同时,还将建立教育云准入机制,引入市场化第三方云计算、云应用和云服务资源,形成统一规范的教育云服务。湖南省则提出建设教育城域网,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接入率、乡镇及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率均达到100%。
事实上,针对技术规模化赋能教育内容的探索已经开启。2018年,好未来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签署教育信息化2.0建设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坚持“育人为本”、探索未来教师人技协同教育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在这次合作中,好未来还将STEAM教育、创客教育资源引入上海市的基础教育领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锻炼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邦鑫表示,一系列利好因素为互联网教育企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不断创新教学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动力和支撑。未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将助力教育普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更公平更有质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