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12日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收购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持有的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三一汽车金融)91.43%股权,双方拟定交易金额为39.8亿元。
围绕这一巨额的关联交易方案,中小投资者们议论纷纷,仿佛记忆被拉回到上一轮工程机械行业深陷应收账款“泥淖”的年代,通过多种方式表示异议意见;而另一边,中介机构研究报告纷纷出炉,不遗余力为交易方案齐声“叫好”。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火速发出问询函,严加追问此次交易背后的真实意图所在。
重金收购股东资产
资料显示,作为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之一,三一汽车金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汽车金融公司。2010年10月,三一汽车金融取得金融许可证,当月获银监会批准开业,主要面向工程机械行业提供金融服务。
一旦该交易获得通过,三一集团将“笑纳”39.8亿元现金。三一重工持有三一汽车金融的股份由此前的3%,提升为94.43%。此外,湖南信托、华菱钢铁集团则分别持有3.75%、1.82%的股份。
三一重工表示,该交易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及核心业务,推动公司向“制造+服务”转型, 提升竞争力与盈利水平,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与数字化战略。
交易方案甫一出炉,上交所便火速发出问询函,首先要求相关方补充披露三一汽车金融的具体经营范围、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并分类型披露各项业务的收入、成本、毛利等财务指标。
问询函要求,三一重工要结合标的公司的具体业务,说明公司收购之后的业务发展计划和金融业务风控措施,金融业务占公司现有业务的比例,与公司现有业务是否具有协同性,是否涉及业务重心调整变化等。
裹挟巨额应收账款
根据公告,三一汽车金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10月营业收入分别为2.21亿元、2.34亿元、2.49亿元和2.34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7220万元、2.15亿元、1.78亿元和 8394万元。
另一组数据更值得注意。
据上交所问询函,截至2019年10月31日,三一汽车金融的应收账款(即标的公司会计科目中对应“发放贷款和垫款”科目)约为91.39亿元,且其2017年、2018 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6798万元和-4275万元。
关于标的公司应收账款回款管理事宜,转让方作出特别承诺:若截至本次评估基准日标的公司应收账款净值91.39亿元因质量或回款风险受到损失,转让方对损失部分予以补足。
“关键的问题在于,三一汽车金融会持续从事工程机械金融服务,未来会持续产生巨额应收账款,这个风险将会由谁来负责?”有投资者表示。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相关方补充说明标的公司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形成原因、前十大应收对象及其关联关系、账龄分布、坏账准备计提情况、核销条件,以及核销是否需要经双方同意等。
曾经风险殷鉴未远
三一重工2018年年报显示,其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此类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源自交易对手违约,最大风险敞口为这些金融工具的账面金额。
据三一重工介绍,其境外客户的销售方式包括信用证销售与信用销售,境内客户的销售方式主要包括信用销售、分期销售与融资销售,往往在客户支付产品价格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后即可发货,分期付款销售的付款期通常为6个月至24个月。
历史上看,工程机械行业及行业巨头们曾屡屡面临信用销售与应收账款危机。
三一重工2016年年报披露称,截至2016年年末,其代客户垫付逾期按揭款、逾期融资租赁款及回购款余额合计为47.17亿元,公司已将代垫和回购款项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今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发布《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提示函》直接指出问题:行业内有部分制造企业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制定的商务政策存在严重过度竞争倾向,低首付、零首付再现,价格战不断升级。
该提示函警示,上一轮周期殷鉴未远,过度竞争的结果是“没有赢家”,因为短期狂欢而形成的系统性风险或债务危机,更是需要很长乃至几年的时间去消化,有的企业更应该立足长远,理解周期,把握当下。
而一旦三一汽车金融被纳入三一重工体内,未来,上市公司将直接面对更多应收账款的风险,并将负担起更大的追债压力。
问询函要求,三一重工结合汽车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同行业情况、汽车金融业务与控股股东三一集团发生关联交易的情况、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协同性等,进一步分析公司此次收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充分进行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