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盛融汇投资管理公司欢迎您! 010-64246588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九盛研究 > 晨报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新冠检测概念股大涨,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发布者:九盛融汇投资 日期:2022-01-11

一   重要信息

1、市场日评:
综述:周一(1月10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收盘上涨0.39%,收报3593.52点;深证成指上涨0.44%,收报14406.97点;创业板指下跌0.04%,收报3095.69点。行业方面市场成交额达到1.05万亿元,行业板块涨多跌少,新冠检测概念股大涨,农牧饲渔、中药板块涨幅居前,光伏设备、风电设备、采掘行业跌幅居前。

综合分析

  中信证券年初的机构大幅调仓加速了“高切低”,高位赛道抱团瓦解再现,而稳增长至少是一季度的持续主线,市场对低位蓝筹的共识将更加强化,上半年行情起点将有所延后,短期调整带来更好配置时点。一方面,年报预披露渐进,高位赛道业绩难超预期,低位板块的业绩难低于预期,配置性价比此消彼长,机构在年初的大幅调仓效应加速了“高切低”,高位赛道突如其来的抱团瓦解再现,是开年市场调整的主因。另一方面,基建先行,地产后至,一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从接力走向合力,相关主线具有较强持续性,预计2021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披露将确认经济见底回升趋势,稳经济和稳市场都有足够保障;另外,外围的流动性预期对市场影响逐步趋弱。

  国泰君安证券2022年初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定调整,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分别下行6.80%和4.09%。剖析市场波动的背后,核心在于分母端的流动性预期变化带来的估值压力。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稳增长的诉求进一步确立,经济增长的预期由原先的担忧失速转向企稳预期;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市场对于22Q2盈利下行的共识性判断。因此,分子端盈利的“差”并非当前市场的主导因素。反观分母端,国内宽松预期趋于一致,边际增量较少。叠加海外货币政策偏鹰加速市场对流动性预期调整,投资重点由高增长向低估值切换。整体上,以稳增长为锚,随着基本面预期改善,估值修复通道正在打开。往后看,在把握高景气的基础上,应当正视盈利与估值的匹配度,把握价值风格的投资机会。

  中金公司指标逐渐好转后,市场可能扭转低迷情绪并逐步转向积极,重点关注银行信贷、社会融资、发改委项目审批、财政支持加力、住房相关政策等方面。风格方面,我们认为“稳增长”仍将是近期市场主线,而制造成长风格可能继续受抑,仍需要静待时机。行业配置建议:继续“稳增长”为主线,制造成长静待转机。1)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筑、建材、家电、家居、地产等)、潜在可能的消费支持领域、券商等;2)今年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与传媒、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航空酒店等;3)去年涨幅大的制造成长板块短期股价可能受抑,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潜在转机看市场风格的再次变化,潜在时间点可能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

  海通证券开年板块高低切换,横向对比四大板块:新能源高估值高景气,估值消化需等市场环境改变。金融地产估值底部且机构低配,历史上估值修复的空间也很可观。逆周期板块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政策已在发力中。困境中的行业今年有望反转,业绩明确拐点需等“四月决断”。参考历史,开年下跌后春季行情仍可期,结构上均衡配置,低估的大金融+政策发力的新老基建。

  兴业证券继续看好低估值修复行情。对于“新半军”等硬科技板块,结合五大拥挤度指标及历次回调情况,当前调整空间已较为充分。短期,一方面把握地产链和基建链、券商等低估值修复的阶段性机会,另一方面以长打短、逢低布局“小高新”。聚焦三大方向:1)地产链和基建链:一方面,受益于政策边际变化,“稳增长”预期升温。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另一方面,后续货币、信贷有望进一步宽松,也带来基建、地产等板块估值修复。2)券商: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有望对券商长期业绩形成支撑。同时,随着跨年行情持续演绎,作为与市场行情联动性较强的板块,券商β属性也将充分演绎、释放。3)以长打短,逢低布局以“小高新”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近期科技成长板块遭遇调整,主要受仓位、情绪、风格等因素的扰动。但结合五大拥挤度指标及历次回调情况来看,后续调整空间或已有限。中长期,科技成长仍是共同富裕下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顺应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需求、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最鲜明的时代主线之一。

  华西证券年初以来,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扰动和高景气赛道的估值调整下,A股市场迎风格再平衡。考虑到当前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逆周期政策逐步推出以及市场整体估值合理,中长期我们依旧看好A股。我们认为本轮A股“倒春寒”周期结束的信号:国内货币政策由“稳健中性”再次转向宽松,国内货币与财政再度双发力,助力于“稳增长”。投资策略:A股仍处在本轮“倒春寒”周期,配置上坚守“稳增长”主线。年初以来,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扰动和高景气赛道的估值调整下,A股市场迎风格再平衡。考虑到当前国内流动性维持宽松、逆周期政策逐步推出以及市场整体估值合理,中长期我们依旧看好A股。我们认为本轮A股“倒春寒”周期结束的信号:国内货币政策由“稳健中性”再次转向宽松,国内货币与财政再度双发力,助力于“稳增长”。配置上,建议以“稳增长”为主线:一是传统基建相关,如建材建筑;二是受益于地产政策边际改善的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主题方面关注:元宇宙、中药等。

  国盛证券2022开年A股“开门不红”,机构重仓股、热门赛道股破位回调。外部同样遭受冲击,全球风险偏好骤降,价值策略受到追捧。22年年初这一幕似曾相识,不免使人回想起21年的春节行情。22年年初这一幕似曾相识,不免使人回想起21年的春节行情。总结来看,两段行情确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其一,行情走势相似,同样是重仓股高位剧烈杀估值;其二,促发因素都是来自于美债利率的跳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大体类似(疫情缓和+通胀压力);其三,增量资金难以接续是重仓股踩踏的又一重要原因。当前时点,对于行情研判的两个现实问题是:1、本轮调整的级别如何评估?2、未来中期赛道行情是否会重现?关于第一个问题,21年初的行情对于短期判断确实存在较强的参考意义。如上文所述,本轮市场下跌主要来自于外围冲击(美债异动)与资金面困境(年初增量难超预期),而基本面趋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且宏观环境正在朝向利于权益资产的方向演化。因此,参考21年初,可以将其界定为月度级别的调整,且压力主要集中于高估值及重仓板块。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21年后续行情在未来中期内很难重现。就未来中期而言,内外环境相较2021年已经出现趋势性的逆转:国内稳增长政策正在全面发力,信贷脉冲已经触底回升,先立后破之下短期双碳目标也有松动可能;外部美联储强化缩表预期,大概率于上半年开启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已是大势所趋。这些都是与21年的不同之处,也意味着21年后续行情对未来中期参考意义不大。

  粤开证券A股“日历效应”的两会前政策预期升温,统计过去10年春节之后15个交易日,无论胜率还是涨跌均值,A股市场均有不错表现,我们认为春季躁动难言结束。而背后的逻辑支撑是:本轮行情始于经济下行周期之下稳增长预期升温带来的宽货币+宽信用,当前宽货币仍有发力空间,宽信用尚待显效,两点预期均尚未兑现。1月底-2月初: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与地方两会召开。从2004年起,中央已连续18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农业、种业板块都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持续性不佳。3月中旬:关注全国两会定调。无论是地方两会还是全国两会,全年工作部署确立,指明全年新的改革方向以及政策重点支持产业布局,推动今年稳增长和重点支持产业的预期升温。关注稳增长低估值主线,基建与地产链条的房地产、建材、家电等以及扩内需的消费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重点支持的高端制造、能源转型等。节奏上,随着地方两会渐次召开,全年工作部署确立,市场有望在1月下旬逐步企稳,并随着全国两会前的预期升温,有望发动春季躁动行情,通过回溯历史A股高胜率和高赔率的方向表现,建议近期关注大盘股的α机会,节后关注中小盘的β弹性。

  民生证券:市场调整的背后是高增速且不依赖于经济总量回升假设的板块领跌,缺乏估值保护下,相信“好的可以更好”的预期收益率未必丰厚。机构并非总是选择追求高增速的资产,在景气度开始扩散的环境下,高增速并非机构投资者的第一诉求,更具性价比的资产才是配置方向。近期中美股市的价值风格已经开始明显跑赢成长风格,而北上资金中,即使配置型资金也出现了逆转,我们认为未来这种变化仍将持续。未来需求企稳回升的概率在增加,长时间维度上,价值跑赢成长具有方向确定性。但当下仍处于“预期演绎”阶段,市场新共识的凝聚需要时间。成长型投资者可以等待好的切换时机,价值型投资者也应该把握需求恢复中最确定的路径。当下在压低能源与碳中和成本上,中国明显比海外有更强的执行力与决心,这对于产品端全球定价但成本依赖于国内能源与环境的品种将会受益(例如电解铝、煤化工)。而需求回升中通胀的约束不应该被遗忘,这是未来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我们当下推荐:有色(铝、铜)、原油链(油服、油运)、房地产、银行、钢铁、煤炭和建筑。主题推荐乡村振兴(县域消费、农化工、种业)。

  山西证券目前A股市场整体依然呈现出较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在海外加息尚未开启的窗口期,我国仍有望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宽裕,在此支撑之下,市场或将进入“高低切换”阶段,低估值板块有望率先迎来修复,此前拥挤度过高的部分赛道股或将在调整中面临较大抛压。整体来看,“结构牛”将成为贯穿2022年的市场风格主线,当前也许适逢向低位大盘蓝筹切换的较优配置期,建议积极调整持仓,把握市场“高低切换”中的机会。行业方面,(1)关注农林牧渔板块低位反转机会。当前以猪肉养殖板块为代表的农林牧渔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临近春节,下游需求拉动走强或将为板块带来季节性上涨机会,虽然近期疫情扰动延续,但结合板块必选消费属性,所受冲击或整体有限,与此同时,猪肉板块即将进入产能加速去化阶段,二三季度猪价有望收获周期性反转,一季度恰逢较优配置期,建议重点关注。(2)短期内避免盲目追涨元宇宙板块。伴随着Facebook改名Meta,元宇宙概念板块一时间热度暴涨,我们再度提示,元宇宙从硬件设备研发,到适应性软件开发,再到商业模式的产业化落地仍有一段路要走。短时间内的板块暴涨中,部分个股估值迎来“风口”式机会,但本身并不具有与之相匹配的业绩兑现能力,建议谨慎应对。(3)新能源板块在产业逻辑之下虽仍有望维持高景气,但当前赛道拥挤度依然过高,在市场风格切换中或面临较大回调风险,配置性价比较2021年明显降低,建议合理控制仓位。(4)建议关注银行保险等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金融板块机会。随着春节临近,央行有望于下半月加强释放流动性的力度,而当前银行成本端改善明显,或将带动盈利延续上行,建议关注。

二    操盘必读

每日精选

  央视: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决定》已经2021年12月27日第20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淘汰类“一、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十八)其他”中增加第7项,内容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证券时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第一财经:1月9日,行业中突然盛传,农牧业上市公司大北农(002385.SZ)对员工推出了鼓励优育方案,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一、产假:第一胎在国家标准上加一个月,第二胎加三个月,第三胎12个月。二、第一胎奖励三万,第二胎六万,第三胎九万。三、准男性员工陪产假9天。1月10日,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国平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公司确有此公告:一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鼓励生育。二是基于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走向共同富裕的考虑。

  证券时报网:工信部10日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提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

宏观经济

  财联社:银保监会召开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回归保障本源,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的顶层制度设计。发展服务“三农”领域等普惠保险,加强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切实促进共同富裕。

  界面新闻: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能源局指导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修订印发了《南方区域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进一步缩短交易周期,设立周、多日交易;进一步优化交易组织流程,明确协议计划和市场化交易组织时序;进一步细化结算模式,建立“日清分、月结算、年清算”的分时结算模式。

  上观新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10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按照市委部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船舶保税油加注试点,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确保一季度稳定开局。要提高认识,早做准备,早抓项目。要科学分析研判,积极挖潜增量,围绕“3+6”产业体系抓好制造业招商引资,优化房地产年度土地供应量和供应计划,重点围绕五个新城、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领域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证券时报: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现代流通治理水平,全面形成现代流通发展新优势,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行业动态
财联社:中钢协副会长高祥明10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三次会议上指出,2021年前11个月,中钢协会员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7亿元,同比增长86.46%。中国钢铁行业努力克服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困难,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央视新闻:2022年,中国民航局将围绕打造现代化国家综合机场体系,抓紧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规划落实,力争2022年底颁证运输机场达256个。在重大工程建设上,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21年水平,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据了解,2021年,民航新建迁建运输机场9个,成都天府、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全国颁证运输机场达248个。
界面:新一波涨价潮来袭,玻璃概念股集体走高。1月8日-1月9日,南阳贵山玻璃公司、山东元凯恒盛玻璃材料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玻璃生产加工企业,对外发布了涨价函。多家公司均在涨价函上表示,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受原材料、燃料价格不断上涨影响,工厂成本大幅上升。
澎湃新闻:1月10日,同策研究院发布《2021年度40典型房企融资排行榜》。同策研究院认为,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去年年初,房企整体融资规模就已收敛,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2021年融资的“不平凡”。2021年,除个别企业大笔融资在8月“屯粮”、9月“自救”拉高融资规模外,月度融资规模同比普遍不如2020年,从趋势线来看,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股市聚焦
证券时报网:光大证券指出,上周证券指数有所下跌,但1月份证券板块行情仍值得期待。国内稳经济政策预期叠加资本市场注册制稳步推行、做市商制度的试点,进一步打开了证券行业的发展空间。高成长、低估值的券商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从公司层面看龙头券商和部分有差异化竞争力的券商将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中国证券报:1月10日,施罗德投资发表2022年市场展望表示,2022年全球经济预期会持续增长,且增长路径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不过,宏观经济周期进入中后期,全球或将面对上升的通胀压力。对于A股投资,施罗德投资提出,A股估值现在处于比较合理、有吸引力的区间。
财联社:猪肉股和生猪现货走势再现分歧。10日生猪养殖板块持续拉升,板块涨幅超4%,与之对应的是,生猪现货、期货全线大跌。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猪肉股逆势上涨主要与能繁母猪产能去化预期相关,有机构认为当前处于猪周期左侧关键布局期,存在前置资本“抢跑”现象。但猪股大涨并不代表生猪行业基本面发生扭转,预计今年猪肉供给延续此前过剩局面,最快2023年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第一财经:海通证券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盐湖提锂技术,提升国内市场锂资源份额,降低中国锂盐原料的对外依存度是大概率事件。无论是市场流动性因素,还是基本面的景气预期,锂资源板块再度来到阶段性底部区域,盐湖提锂以及锂矿资源类的相关上市公司或值得投资者重新关注。

三  外围市场

美国市场: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止收盘,道指跌0.45%,纳指微涨0.05%,标普500指数跌0.14%。

 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大卫•史提尔